当前位置:首页 >百科 >盖钧镒院士:发展南方大豆种业,推进“一带一路”国际合作 大豆产量曾居世界第一

盖钧镒院士:发展南方大豆种业,推进“一带一路”国际合作 大豆产量曾居世界第一

2025-05-09 04:59:56 [百科] 来源:星芒云坊

盖钧镒院士:发展南方大豆种业,一带一路推进“一带一路”国际合作_南方+_南方plus

我国曾经是大豆出口国,大豆产量曾居世界第一,展南作但随着美洲诸国大豆产量跃升,豆种1996年之后,进国际合我国逐渐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一带一路大豆进口国。目前,盖钧我国年需求大豆约1.15亿吨,镒院业推但大豆自给率仅为18%左右。展南作

国产大豆如何提升产能,豆种降低对外依存度?日前,进国际合第二届“一带一路”粮食安全论坛暨2024年热带农业科技合作国际学术交流会上,一带一路中国工程院院士盖钧镒作主旨报告,盖钧为中国大豆种业可持续、镒院业推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方向。

中国工程院院士盖钧镒作主旨报告,<strong></strong>剖析国产大豆的现状与困境,为中国大豆种业可持续、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方向。

中国工程院院士盖钧镒作主旨报告,剖析国产大豆的现状与困境,为中国大豆种业可持续、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方向。

受访者供图

提升大豆产能的三大主攻方向

从盖钧镒院士的报告来看,提高国产大豆产能有两条路,一是依靠科技发展提高亩产量,二是扩大种植面积。盖钧镒指出,中国大豆的发展应落实扩面积与提单产并举、种业与种植技术并举的措施,扩大大豆种植面积、开发盐碱地种大豆和推广大豆玉米复合种植是提升大豆自给率和产能的三大主攻方向。

在我国大豆市场,国产大豆主要用于食用,做豆制品、豆浆、豆腐等,年消费量在1300万-1500万吨;进口大豆主要用以解决养殖业的饲料需求和食用油料。据统计,2023年我国大豆种植面积为1.57亿亩,产量约为2084万吨,为满足1.15亿吨的大豆年需求量,仍需要大量进口其他国家的大豆。

盖钧镒现场给大家算了一笔账,扩种1000万亩地来种植大豆,能产生150万吨大豆,对满足我国大豆需求而言杯水车薪。“现在,我国有18亿亩耕地,盐碱地占1亿亩左右,即便盐碱地都用来种植大豆,也不过是1500万吨左右的大豆产量,还是远远不够。”盖钧镒说。

“大豆玉米复合种植,是在稳定玉米产量的基础上,增收一季大豆,在土地紧缺的情况下,是解决大豆供需矛盾的一种方法。”盖钧镒介绍,目前,带状复合种植稳步推进,在17个省1354个县开展试点,参与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增加到12万多个,共完成2016万亩、比上年增加509万亩。

盖钧镒预测,未来,中国大豆种植模式可能是“1.5亿亩单作+5亿亩间套”,以此来缓解我国对大豆需求的高压。

受访者供图

产学研结合的育繁推种业体系

种业发展,历经了以体力劳动为主的小型种业1.0时代,规模化、机械化的种业发展2.0时代,以现代科学技术为主要特征的种业3.0时代,融合互联网的高度智能化的种业4.0时代。

“中国种业起步较晚,但我们也开始了以现代科学技术,特别是生物育种技术为代表的3.0时代,正在争取向种业4.0发展。”盖钧镒指出,目前大豆种业公司大都是经营型或过渡型企业,要加快“育繁推”一体化发展。

盖钧镒建议,企业发展要考虑两条腿走路。大型种子企业要建立产学研结合的育繁推一体化种业体系。经营型、过渡型的企业要跟研究单位紧密结合,形成育繁推一体化的种业体系。最终还要结合实际情况,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产学研结合的种业发展体系。

“要全面考虑种业4.0创新发展的情况,应用各方面现代科技成果。”盖钧镒指出,做精准的基因型鉴定,更要做精准的表型鉴定,还要有高通量快速鉴定。生物技术要综合利用各类性状的自然变异和创新变异,要延伸到育种家实际应用的“最后一公里”。要利用大数据时代的信息化功能和智慧育种,包括表型、资源、基因型、环境等方面。还要发挥目前已有高产品种的潜力,培肥地力是关键。

受访者供图

大豆南下推进“一带一路”国际合作

我国大豆优势主产区主要位于东北、西北等地。“南方有着丰富的大豆资源,扩种大豆潜力大、底气足。”盖钧镒认为,美洲纬度较低的热带、亚热带地区能种大豆,亚洲的低纬度地区自然也可以种大豆。

南方大豆育种,在海南已有成效。盖钧镒介绍,他们团队筛选了4个南方普通大豆和3个菜用大豆,进行高产试验,初步产量结果显示,“南农99-6”在2.5万株高密植条件下产量高达307.9kg/亩,“华夏21”两年平均239.0kg/亩;菜用豆“浙鲜84”两年平均亩产852.9kg,比海南当地品种增产18.4%。

盖钧镒表示,今后,希望南方大豆产业可以跟“一带一路”结合起来,共同推动大豆产业发展,互利共赢。“一些南方大豆品种广适性强,对比东南亚当地品种优势明显。2022年8月,我们在老挝首都万象地区开展试验示范工作,相比当地对照品种万象2号,我国大豆生育期缩短4-14天,产量增加11.4%-34.3%。”

去年,以立足三亚、服务海南、面向南方、延伸‘一带一路’为使命的‘一带一路’大豆生物育种海南省工程研究中心在三亚落户,这是发展南方大豆种业,推进“一带一路”国际合作的重要行动。盖钧镒介绍,中心将开展大豆种质创新和品种选育,推进热带大豆高产品种鉴定,热带大豆抗虫、耐涝、耐盐种质资源鉴定和育种利用等,推动解决大豆“卡脖子”问题。

【统筹】杨鹏 李少泽

【记者】钟海芳

【来源】南方农村报



(责任编辑:焦点)

    推荐文章
    • 今年首个“蛇年蛇月蛇日蛇时”,来了!

      今年首个“蛇年蛇月蛇日蛇时”,来了!新华社4月30日9至11时,我们将迎来本年度首个“蛇年蛇月蛇日蛇时”。今年共会出现3次“蛇年蛇月蛇日蛇时”,这一有趣现象是基于我国传统干支和生肖纪法标记年、月、日、时而形成。新华社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 ...[详细]
    • 沪指缩量涨0.43% 创业板指涨逾1% 5G概念再爆发

      沪指缩量涨0.43% 创业板指涨逾1% 5G概念再爆发两市股指24日早盘小幅低开,盘中震荡翻红,午后再度拉升,沪指小幅走高站稳2500点,创业板指涨逾1%。截至收盘,沪指涨0.43%报2527.01点,成交857.6亿元;深成指涨0.75%报7392.5 ...[详细]
    • 监管对违规零容忍 315家保险中介去年被罚4000万元

      监管对违规零容忍 315家保险中介去年被罚4000万元银保监会加大对保险中介市场违法违规行为的打击力度。上证报记者最新梳理发现,2018年,因存在虚列费用、编制虚假材料、利用业务便利为他人牟取不正当利等行为,共有315家专业保险中介机构被罚,合计罚款金额 ...[详细]
    • 科创板来了!七大亮点值得关注

      科创板来了!七大亮点值得关注新华社北京1月30日电 科创板来了!七大亮点值得关注中国资本市场1月30日迎来了科创板和注册制试点改革方案。证监会当日发布在上海证券交易所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的实施意见,上交所配套业务规则随即开始公 ...[详细]
    • 放开那三国3黄忠培养价值深度解析 从技能强度到阵容搭配全面评估武将实战潜力

      放开那三国3黄忠培养价值深度解析 从技能强度到阵容搭配全面评估武将实战潜力黄忠:蜀国远程核爆的战术价值与实战潜力解析在放开那三国3的蜀国阵营中,黄忠作为经典历史名将,始终以其独特的远程输出机制吸引玩家关注。但围绕其"是否值得投入资源培养"的争议从未停止——有人诟病其生存短板 ...[详细]
    • 沪指“V型”反弹收跌0.11% 市场资金抱团绩优大盘股

      沪指“V型”反弹收跌0.11% 市场资金抱团绩优大盘股随着年报业绩披露逐渐步入高峰期,一批业绩“地雷”股浮出水面,导致今日A股中小盘个股表现羸弱,而绩优大盘股以及优质成长股则持续获市场资金关注。分析指出,业绩地雷集中爆发,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目前的市场格局 ...[详细]
    • 再破万亿!A股4月开门红涨2.58%,两市普涨格局再现

      再破万亿!A股4月开门红涨2.58%,两市普涨格局再现多重利好消息来袭,减税减费政策今日正式落地,3月PMI数据重回枯荣线上方实体经济数据有所企稳,市场预计经济最糟糕的时刻或已逐步过去,二季度触底回升概率增大。分析认为,后续随着政策的不断完善,有望进一步 ...[详细]
    • 美联储加息箭上弦 央行管好流动性闸门

      美联储加息箭上弦 央行管好流动性闸门本周美联储将召开2018年最后一次议息会议,加息是大概率事件;美联邦基金利率恐将追上甚至反超我国货币市场利率指标。这个关键时刻来临前,央行管好流动性“总闸门”的态度十分明确。分析人士认为,为稳定利差、 ...[详细]
    • 宿州:“链”上党建助力产业高质量发展

      宿州:“链”上党建助力产业高质量发展近年来,我市按照“行业相近、便于管理、便于活动、便于服务”的原则,推行“一链条一联盟”“一链条一党组织”模式,依托区域龙头企业,建立产业链党组织,把服务保障抓在链上,实现“政策共研、事务共商、资源共享 ...[详细]
    • 沪指放量涨逾1%逼近2600点 周线三连阳

      沪指放量涨逾1%逼近2600点 周线三连阳周五,沪指放量涨逾1%逼近2600点,周线三连阳。截至收盘,沪指报2596.01点,上涨1.42%,成交额1512.70亿元;深成指报7581.39点,上涨1.49%,成交额1753.81亿元;创业板 ...[详细]
    热点阅读